0279《健康心理学》2019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五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题型三:分析题(15分)
题型四:论述题(25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8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成立了健康心理学会,标志着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正式诞生。健康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作为主导思想,坚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多个方面研究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健康心理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历史的观点:生理学、疾病的发展和心理
医学的发展建立在心理与身体分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健康与疾病的思考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认为“躯体疾病完全能用生物学方法治愈”。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是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派生出来的。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近20年来,健康心理学坚持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增进人们健康行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认为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健康与疾病诊断方面、制订治疗方案方面、处理医患关系方面和促进健康、对抗疾病等四方面。
第二章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一、心理动力学派理论
1、心理动力结构理论,又称为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
心理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基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2、心理动力理论的基本概念
(1)潜意识
(2)本能
(3)移情:在心理动力的治疗过程中,病人会把对自己父母、亲人等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这种现象就是移情。
(4)阻抗
3、心理动力人格理论
心理动力人格理论又称人格构成学说,分两部分:
(1)本我、自我和超我
①本我(id):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本我是无意识的、无理性的、要求无条件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libido)的储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的性质。
②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它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主要为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③超我(superego):也称为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是遵循至善原则),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2)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按照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性,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分为:
A、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包括否认、歪曲、投射等。
B、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nmature defense mechanism):包括内向投射、退行(比如成人以人以儿童式的方式撒娇,或者提出各种不适当的要求等)、幻想等。
C、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包括潜抑、隔离、转移(比如一男生失恋,痛不欲生,好哥们拉他去了内蒙古大草原,徜徉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中,心情逐渐好转了很多。这种心理保健方法属于转移法。)、反向作用、抵消、补偿、合理化等。
D、成熟的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包括压抑、升华、利他主义、幽默等。
4、心理动力的人格发展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这一发展从婴儿期就已开始,其发展源于力比多的驱动。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的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5个阶段,即口欲阶段、肛欲阶段、生殖器阶段、潜伏期阶段、青春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性欲满足的对象也随之变化。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可能影响人的人格特征,甚至成为日后发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其中,儿童早期的经历在弗洛伊德看来,对一个人其后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的一般概念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非适应性行为和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可以通过学习所获得。因此,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1)经典条件反射
由条件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在时间上的结合(强化),并经过训练(学习)而获得的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和泛化的特征。其代表人物是华生。
(2)操作条件反射
由操作活动与环境中任一因素如予实物奖励,或认知因素、欲望、动机、情感奖励相结合(强化)而产生的反射。马戏团训练狗熊骑自行车、海洋馆训练海豚表演等,属于此类。操作条件反射分为正强化、负强华、消退和惩罚四种情况。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3)社会学习理论
1)由班杜拉提出,通过注意观察榜样的行为,通过个人认知、记忆和模仿行为而习得的行为。注意、记忆、行为、奖励是社会观察学习的四个要点。
2)模仿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① 注意阶段:学习者反复观看某一榜样,接受其中的特征性信息,成为学习的依据。这既取决于观察对象的特点,如其行为的有效性、特点及行为的价值等,也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特征、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意愿。
② 保持阶段: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观察对象的行为特征被学习者有意或无意地记住了,成为日后自己行为的模型。
③ 行动阶段:学习者表现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性行为。
④ 强化阶段:根据强化原则,增加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再发生次数。
三、认知学派理论
1、认知理论的基本内容:各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均认为:错误的观念、不合理的信念、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导致了适应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纠正这些观念、信念、认知过程,才能改变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
2、Ellis(艾里斯)的理性情绪治疗
理性情绪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情绪ABC理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时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3、Meichenbaum(梅钦鲍姆)自我指导训练
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受自我指导性语言所控制,消极的内部语言是产生和影响行为失调的重要因素,并指出通过学习新的指令、采用想象技术等,可以矫正消极的内部语言,同时改用正面的、积极的自我对话,达到矫正异常行为或心理障碍的目的。
4、Beck(贝克)的认知治疗
(1)美国学者Beck自6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认知治疗的研究,他于1985年总结了一套认知疗法,其原理与RET相似,但强调改变深层的认知结构,采用交谈和行为矫正相结合的技术,强调解决当前问题。Beck认为,应激导致认知结构正常活动功能的损坏,应激过强时,个体原始的、自我中心的认知系统可能被激活,使之做出极端、绝对、单向的判断,思维失去了意志的控制,出现病理心理各种症状。因此,改变不良思维是治疗的关键。要从三个不同水平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一是测查“自动性思维”,这种思维(包括观念、信念和想象等)在某些情况下立即出现,处在思维的表层,易于接近和测查;二是识别“潜在的设想”,它是较深一层的思维,是“自动性思维”的根源;三是测定并干预个体思维的“策略”,它是最深层次的核心基础信念,常常坚定不移,成为治疗的焦点和难点。Beck归纳了认知歪曲的五种常见形式,即:“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思维”,并提出五种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一是识别自动性思维,自动性思维已成为患者思考方式的一部分,要首先识别在焦虑、愤怒、悲观等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思想;二是识别认知性错误,即识别上述五种歪曲的认知,它比识别自动性思维要困难;三是真实性检验,检验错误信念是否符合实际,并用新的认知对抗旧的认知,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四是去注意,减少对自己一言一行的关注;五是监测紧张或焦虑水平,使其认识焦虑波动的特点,增强抗焦虑的信心。
(2)该治疗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通过会谈、观察日记、绘画等充分了解患病者病情,从易到难有计划地安排治疗进程时间表,逐步分析患者歪曲的认知,医患共同讨论合理化的思维方式,每次治疗30-60分钟,并布置家庭作业,如记日记、绘画、或填写ABC(刺激、信念、结果)表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教以不同的行为矫正技术,如松弛和观察学习等。一般治疗开始每周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12-20次。
(3)贝克认为,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夸大、牵连个人、走极端四种。
四、心理生理学取向(也称生理心理学)
1、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坎农(Cannon WB)的情绪生理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及塞里(Selye)的应激理论。
2、心理生理学基本原则认为社会的、行为的、认知的和情绪的反应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心理生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的心理因素,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如个体遗传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个体人格特征及躯体病理生化改变等,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主观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中介,影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健康。也就是说,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大调节系统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或不良认知、不健全人格等都是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进而影响各内脏的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甚或引起心身疾病。
第三章 健康行为
一、健康行为概述
1、人类行为的发展
阶段:被动发展阶段(0~3岁);主动发展阶段(3~12岁);自主发展阶段(12岁~成年);巩固发展阶段(成年以后)。
特点:连续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
1)连续性:个体的行为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能跳过其中的某一阶段而进入下一阶段。因此可以说个体现在的行为是过去行为的延续,将来的行为是现在行为的延续。
2)阶段性:个体行为发展在某一阶段内呈量变,这种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发展为质变,进入行为发展的下一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行为特征与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3)不均衡性:尽管人类行为的发展按一定的模式进行,但在个体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行为发展速度不同,而不同个体间即使处在同一发展阶段,行为发展的程度也因人而异。
2、健康行为的概念
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简言之,就是一切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它是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
(1)健康行为的分类
1)按健康行为的主体,分为:团体健康行为和个体健康行为。
团体健康行为是指社会群体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如小区、公园里集体做的健身操等。
2)按健康行为的目的,分为: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使用安全带等)、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戒除不良嗜好。
3)按同一个体健康行为的指向,分为:外显健康行为和内在健康行为。
(2)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指人类个体和群体所具有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年龄、人口素质因素、健康认知、个人自控能力、个人目标。
3、增进健康行为
(1)概念:增进健康行为(health-promoted behavior)是指个体或群体(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所表现出的在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相对明显、确定的一组行为。
(2)增进健康行为的五个标准
1)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
2)规律性:行为表现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持久性。
3)同一性:表现为外显行为和内在动机及能力协调一致,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无冲突。
4)适宜性:行为强度适中。
5)整体性与和谐性:个体行为能反映自己的固有特征及个性。
二、增进健康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健康行为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对健康有利的行为的形成、巩固或维持;损害健康行为的放弃或减少。
1、运动
2、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运用自我监督技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四个步骤:
(1)选择目标。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过程中,首先应选择一个对个体具有意义的努力目标。该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能达成、可测量、可评估,例如:糖尿病人的进餐次数等。
(2)监测目标。在实施计划前,先对个体目前的目标行为进行基本情况记录,然后再记录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变化,以进行前后状况对比,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计划调整,更有利于个体的目标实施顺利进行。
(3)反馈和调整行为。根据纪录,发现和发展适宜行为,克服不适宜的行为。
(4)强化和巩固行为。
3、控制体重
4、避免事故发生
三、减少损害健康行为
损害健康行为(health-compromising behavior)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是一组相对明显、相对确定的行为。损害健康行为通常分为四类,即: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不良病感行为、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A型和C型行为模式)。
不良生活方式对人健康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变异性大、广泛存在。
1、不良饮食行为
2、饮酒与酒依赖
(1)酒精对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酒依赖与问题性饮酒的概念
(3)酒依赖形成的原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4)酒依赖的治疗:脱瘾治疗(detoxification)、匿名者戒酒协会(Alcoholics-Anonymous, AA)、认知行为疗法、行为自我控制训练(BSCT)。
3、影响酒依赖疗效的相关因素:①社会经济地位:高社会经济阶层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包括:稳定的工作、和睦的家庭、稳定的朋友关系等)的酒依赖者戒酒成功率高,反之则低,因此社会因素是影响戒酒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②个人的动机和家人的关注程度:戒酒意愿强烈者,家人和周围的同事、领导积极配合者效果更好。
③治疗的时间:一般来说,正规戒酒治疗超过2个月者效果较稳定。
④治疗的场所:程度较轻的酒依赖者适合门诊戒酒治疗或自助或团体戒酒模式,而程度较重的酒依赖者则适合住院戒酒治疗,同时结合较长时间的系统心理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5)酒依赖的预防原则:青少年是预防酒依赖的重点人群;酒依赖的预防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4、肥胖
1)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药物性肥胖约占肥胖病的2%。
2)继发性肥胖: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肥胖。
第四章 心理应激及其管理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1、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stress)的定义
(1)个体产生应激的条件是,至少具有对个体有威胁的刺激存在,或者有客观存在的环境刺激,或者有使人感到紧张的生活事件。
(2)应激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反应,应激是否产生有赖于个体的主观感觉。
(3)应激是个体对刺激做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系统的整体反应,需要个体动用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资源来应对困难事件或不利环境。
2、应激的来源
(1)应激源: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景,或者说任何能够引起或触发应激反应的刺激被称之为应激源。
(2)应激源的种类可以分为内部性应激源和外部性应激源;或是生理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比如由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所导致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社会性应激源和文化性应激源。
(3)应激性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与疾病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或重大事件被称之为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到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由于变动得太突然,因而我们很难有效地应对处理,即使是令人兴奋的改变,也会对个人的身心产生重大的影响。
精神科医师霍尔姆斯及雷赫(Thomas Holmes & R. H. Rahe)于1967年编制了一份“社会再适应量表”,表中列举了43个重要的生活事件(包括令人愉快的及不愉快的),每个事件由于影响程度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指数,即以生活变化单位(LCU)值计量,以此来评价个人一年的生活压力事件。
有调查表明,LCU小于150者,第二年患病的可能性极小;LCU在150~199之间,属于轻度生活危机组,第二年患病的可能性大约有37%;LCU在200~299之间,属于中度生活危机组,第二年患病的可能性大约有50%;LCU在300及以上者,为重度生活危机组,第二年患病的可能性高达70%。
二、应激的中介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是指机体将传入信息(应激源,环境的需求)转变为输出信息(应激反应)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应激的中间环节,包括两类:心理的中介机制和生理的中介机制。
1、应激的心理中介机制
(1)在应激的心理中介过程中,个人的认知评价起了关键的作用。为此,Lazarus(1984)等提出了个体对应激性刺激的认知评价模型理论,即初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理论。
(2)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主要体现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当一个应激源被认定对个体有威胁时,个体的认知活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应激可引发广泛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愤怒、抑郁;应激的行为反应,具体表现为逃避或回避、敌对与攻击。
2、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
应激的生理中介机制指的是当应激源的信息被认知评价后,是怎样将心理应激转化为生理系统的反应,并影响身体的健康。
1992年,Chrousos和Gold提出了“应激系统”(Stress System)的概念,是指协调一般性应激的中枢结构以及外周效应器和有关的神经分支。应激系统激活以后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表现,来改善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
3、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应激可影响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几个生理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个体的健康与疾病的转换过程。
(1)应激直接影响个体的生理功能,而在应激过程中生理功能改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应激的易感性。易感性高,机体生理功能改变就大,反之就小。
(2)应激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主要是损害健康行为)来间接地影响躯体健康。
三、应激性刺激的认知评价模型理论
在应激的心理中介过程中,个人的认知评价起了关键的作用。为此,Lazarus(1984)等提出了个体对应激性刺激的认知评价模型理论,即初级评价和二级评价理论。
(1)初级评价
当面对新的或者变化了的环境时,个体对该事件赋予一个意义,即判断事件的性质,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有三种,根据事件对个体来说是有益的、无关的、还是消极的或应激的,从而分别作出中性的、积极的或应激性的评价。
(2)二级评价
指个体在应激情境下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自己所掌握资源条件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个体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是否足以对付事件所造成的损害、威胁或者挑战,即判断自己的应对技巧与情景要求间的匹配程度。
初级评价是对情景的类型给出最初的估计,关注的是一个人在所遇到的事件的结果中,所能得到的利益,回答的是“我是不是有麻烦”之类的问题。
二级评价是判断自己的应对技巧与应激事件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回答的是“这种情况下我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
(3)认知评价结果
由于评价是一种认知加工过程,因此,对同一种应激源有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这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及应对能力。Selye将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分为两类:积极的应激和消极的应激,不同的认知评价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积极的应激评价可以适度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调动积极的情绪反应,集中注意,积极思维,根据客观现实调整需要和动机。
(4)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应激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主要体现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当一个应激源被认定对个体有威胁时,个体的认知活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应激可引发广泛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愤怒、抑郁;应激的行为反应,具体表现为逃避或回避、敌对与攻击。
四、应激管理
1、应激的一般性处理方法
(1)健康的行为策略:日常的运动锻炼;健康的饮食行为;睡眠与休息。
(2)时间管理技术
(3)社会支持
2、危机干预
危机(crisis)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
(1)生活中危机的分类
1>情景性危机:是个体对特殊环境中外部事件的突发性反应,具有多样性、突发性、持续时间短暂的特点。比如“非典”爆发。
2>发展性危机:指的是与心理发展有关的一些危机,即影响了个体在某个阶段正常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危机事件较多地出现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现实生活和自身条件不能及时地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可以突然发生,逐渐消失,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比如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困难。
2、放松训练的基本技术与要求
放松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训练个体掌握使精神和躯体放松的技术,放松训练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个体在放松状态下,会表现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
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放松训练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目前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放松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自主训练、意向控制训练、指导性想象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在应激的管理及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常选择生物反馈支持的放松训练作为主要的治疗技术。
放松训练的基本技术与要求有:
1)放松训练指导语的运用。放松训练的目的是要训练应激者在心理应激情境下自发地使用一些放松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一些加强自我控制的字或词,来促进被训练者学习并掌握放松技术。如“让”、“释放”、“舒展”等词语的应用常可以帮助个体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那些充满力量的字词则不利于自我放松的学习,如“使”、“尽力”等字词尽量避免使用。
2)训练时间的安排。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是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个体进行反复的训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刚开始训练时,间隔时间较短,便于个体保持记忆,随着个体对放松技术的逐渐掌握,训练时进入放松状态的速度加快,训练间隔期可以逐渐拉长。
3)避免使用负性的暗示或情景的描述。在放松训练过程中,尤其在放松训练的初期,指导者要经常使用一些具有积极暗示性的、或具有生动情景性的词语描述,来增加被训练者的想象,加快身体的松弛。如:“我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我的双手温暖而放松”等,但是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负性的暗示语,或者一些负性的情景描述,否则不仅不能促进放松,反而会加重紧张或产生恐惧,如“感到你的四肢像铅一样沉重”,这样的话语就不太恰当。
4)放松方法的多样化。放松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不必固守着一种方法不变,只要能产生好的效果,哪方法都可行。
5)鼓励日常练习。一旦学会了放松技巧后,就应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技术巩固的才会更好。
第五章 健康服务相关问题
一、症状的认识与解释
1、影响症状识别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影响症状识别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体差异
影响不同个体对身体的主观感觉和判断产生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机体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体质的强弱,一般说来,病情越严重、体质越弱者,对症状的觉察就越明显。
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症状感觉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过于关注躯体内部情况的人容易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且康复过程要比那些只注意外部变化的人缓慢的多。
另外,神经质也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征,以负性情绪、自我意识和对身体过度的关注为特征。高度神经质的人能很快地识别或报告他们的躯体症状。
(2)社会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疾病征兆的觉察和反应方面也有所不同,也有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和忍受力也不一样。
(3)注意差异
注意差异也影响着对症状的识别和体验。表现在:
①那些过于关注自身(通常指自身的躯体、情感和反应)的人,比那些喜欢关注外界环境、外界活动的人更易于注意到自身的症状;
②那些工作单调、社会孤立、生活孤独者,比那些工作有趣、社交活跃者、在户外工作者、与他人一起生活者,更易于注意到自身的症状;
可能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可供转移注意力的事物的多少,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外部多一些,就会走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对自我的关注就会少一些。一般来说,个体对有强烈感觉的症状往往会做出较严重的估计。
(4)环境因素
人们对躯体症状察觉的程度部分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当环境信息太多,或者情绪激动时,人们往往注意不到来自躯体内部的刺激;而当环境枯燥乏味,或者缺少信息时,人们才会更加注意到自己的感觉或有关的躯体症状。
(5)社会心理因素
人们对躯体内部的感觉可能更多地受认知、社会及情感的因素的影响。在对症状的觉察中,认知、社会及情感的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以从“医学生综合症”和“群体性心理疾病”等两个有趣的现象中得以说明。“社交剥夺”试验的结果表明了社会交往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1)医学生综合症:即当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各种不同疾病的症状后,2/3以上的学生就开始错误地、一次又一次地认为自己染上了其中某种疾病。
2、影响个体对自身症状解释的因素
(1)先前经验
个体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他们对所察觉的症状的解释及反应。他们从以前的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在他们领会这些症状的含义,以及决定是否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期望值
期望值也影响对症状的解释。人们倾向于忽视没有期待的症状,而放大期待的症状。
(3)症状的严重程度
与不重要器官的症状相比,影响重要器官的症状通常被认为更严重些,也更可能需要关注。如:当出现影响眼睛和面部的症状时,人们会感到特别焦虑,而影响躯干的某些症状则不会。当症状限制了个体的活动,或影响到重要器官时,易被认为很严重,更可能促使人们寻求治疗。
此外,与没有疼痛的症状相比,引起疼痛的症状更可能促进人们求医。
二、求医行为
指个体觉察出自己处于疾病状态而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寻求帮助的行为。行为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行为、强制性求医。
1、概念
被动求医行为:如某人突然在大街上晕倒,不省人事,被众人送到医院急诊。
主动求医行为:是指患者以治疗疾病维护健康为出发点而主动采取行动寻求医疗帮助,是多数患者的行为模式。
强制性求医:比如,某人在大街上精神失常,却拒绝去病院,后来民警将其带走,送精神科医院诊断。
三、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概念
是指从事医学职业的人员与患者在医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2、医患关系的模式
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可将医患关系分为传统模式和人本模式。
(1)传统模式
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包括三种类型,它们体现了病人的疾病性质和病程因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有着各自的特点。
1>主动——被动模式:此模式中病人不能同医务人员沟通,而仅仅是医疗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比如昏迷、全身麻醉后、休克病人及婴幼儿。
2>指导——合作模式:此模式中,病人有清醒的意识,但因疾病较严重,其复员或康复几乎完全依赖于是否遵守医嘱。
3>共同参与模式:此模式中,医务人员和病人作为伙伴在一起工作,医患双方具有大致均等的权利,相互依赖,主要特点是“医生帮助患者自己治疗”。
(2)人本模式
医生与病人是合作者,共同为病人的健康负责。治疗开始前,医生通常要同病人订立“契约”,明确双方的作用、责任和期望。医生除了起到诊断者和治疗者的通常作用外,还要作为合作者、教育者、情绪与社会性支持的源泉以及病人的技术顾问。
四、疼痛及其管理
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1)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比如印度有些佛教徒漫步走在火热的煤炭上或躺在带钉刺的床上而不感到疼痛)。
1)认知与疼痛。疼痛的产生与一个人对疼痛原因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
2)情绪和疼痛。疼痛是一种感知觉,它总是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相联系,并且常伴随有逃避行为。
3)注意集中。对疼痛的感觉与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方向和程度密切相关。
4)暗示。
5)人格因素。一个人的人格,如:性格、气质等,影响他们对疼痛的反应态度。
6)早期经验。儿童时期疼痛的经验,对以后疼痛的感知、耐受性发生着很大的影响。
(2)影响疼痛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年龄和性别。父亲假做娘(Couvade)综合征体现了影响疼痛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六章 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健康
一、概 述
心理健康的四个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心理活动正常
正常的心理活动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
心理活动异常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比如一个人,怕与他人目光对视,为此不敢出门见人,内心非常痛苦);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关系协调
指各种心理活动,如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协调一致性,从而保证了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如果一个人用一种很悲伤的语调描述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初步判断他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
(3)内容与现实一致
指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4)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平时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平时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如果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相对稳定性,初步判断他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 )
二、婴幼儿心理健康
婴儿出生后,母乳为最适合的营养品,不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还含有抵抗疾病的抗体,可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婴儿最初的认知活动主要体现在感知觉和动作发展上。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上的“第一反抗期”。婴儿期母亲的教养行为可以从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
三、儿童期与青年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心理行为变化的最大特点是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校园学生生活。 “自我封闭”属于中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嫉妒属于中小学生情绪、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我控制失调”属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中年期心理健康:
1、稳定期:“起始于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结束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这个阶段,属于家庭周期中的稳定期。
2、更年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更年期是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期,对女性而言,更年期是从生育期向非生育期过渡的时期。男女均有更年期,女性早一些,一般为45~55岁;男性晚一些,一般为50~60岁。由于此时生理与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一部分人容易出现一种心身疾病,俗称“更年期综合症”。
五、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1)人的发展是毕生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自我概念是衡量一个人生活多方面的一种复合的自我评价,包括躯体自我、成就自我、社会自我以及内向性自我。
3)发展是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过分追求完美”是引起教师心理问题的个人因素。
第八章 慢性疾病的心理健康和管理
1、脑血管病患者易伴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和人格改变等心理问题。
2、慢性疾病的特点:①会造成某些残疾;②大多是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引起(身体病变通常不能自我修复);③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训练和鼓励他们自我护理医疗;④慢性病几乎包括急性病的所有问题,同时还有自己的特殊问题;⑤慢性病的发作可能是突然的,也可能是逐渐的,但有一个特点是普遍的,即所有的患者都不能完全恢复到他们病前的健康状态。
三、答题技巧
1、选择题
这类题考察的内容一般都是一些比较小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是某种理论或某种观点的关键词,所以在学习某种理论或某个比较重要的方法等时,要把关键性的词汇抓住。
2、简答题
简答题只需要回答出每个答案要点,不必进行深入论述。
3、分析题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4、论述题
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并展开论述,最好能结合实际,再整合进行说明。
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印度有些佛教徒漫步走在火热的煤炭上或躺在带钉刺的床上而不感到疼痛,这种现象体现了影响疼痛的( )
A、性别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理因素
2、“群体性心理疾病” 说明了( )对人们症状识别的影响。
A、注意差异 B、个体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社会心理因素
3、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肥胖称为( )。
A、单纯性肥胖 B、继发性肥胖 C、药物性肥胖 D、遗传性肥胖
4、成年人以儿童式的方式撒娇,或者提出各种不适当的要求等,这叫做( )
A、反向作用 B、幽默 C、退行 D、补偿
5、“起始于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结束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这个阶段,属于家庭周期中的( )
A、稳定期 B、解体期 C、收缩期 D、空巢期
6、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非适应性行为和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可以通过学习所获得,这是( )
A、认知学派 B、心理动力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心理生理学学派
7、某人在大街上精神失常,却拒绝去病院,后来民警将其带走,送精神科医院诊断,这种求医行为属于( )
A、主动求医行为 B、被动求医行为 C、强制求医行为 D、群体求医行为
8、“医生帮助患者自己治疗”属于医患关系的( )
A、主动——被动模式 B、指导——合作模式
C、共同参与模式 D、主动——合作模式
9、认为“错误的观念、不合理的信念、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导致了适应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纠正这些观念、信念、认知过程,才能改变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这是( )的观点。
A、认知学派 B、心理动力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心理生理学学派
10、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困难属于( )
A、消极性危机 B、问题性危机 C、发展性危机 D、情景性危机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理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简述心理健康的四个含义。
3、简述影响个体对自身症状解释的相关因素。
4、简述班杜拉模仿学习的四个阶段。
5、简述增进健康行为的五个判断标准。
(三)分析题
小明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会要求自己一定做到。在上个学期的奖学金申请中,他想我必须拿到奖学金。但不幸的是,他最后因为一分之差没有拿到奖学金。对此他觉得非常沮丧,感觉天都要塌了,并且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结合艾利斯关于不合理信念的观点,分析小明的这些信念具有哪些不合理性。
(四)论述题
请详细阐述放松训练及其基本技术与要求。
2、试述有哪些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人们对症状的识别?
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A 6、C 7、C 8、C 9、A 10、C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生理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的心理因素,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如个体遗传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个体人格特征及躯体病理生化改变等,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主观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中介,影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健康。也就是说,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大调节系统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或不良认知、不健全人格等都是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进而影响各内脏的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甚或引起心身疾病。
2、答案要点:
1)心理活动正常。正常的心理活动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
2)关系协调。指各种心理活动如: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协调一致性,从而保证了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3)内容与现实一致。指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4)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3、答案要点:
1)先前经验
个体以往的经历会影响他们对所察觉的症状的解释及反应。他们从以前的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在他们领会这些症状的含义,以及决定是否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期望值
期望值也影响对症状的解释。人们倾向于忽视没有期待的症状,而放大期待的症状。
3)症状的严重程度
与不重要器官的症状相比,影响重要器官的症状通常被认为更严重些,也更可能需要关注。如:当出现影响眼睛和面部的症状时,人们会感到特别焦虑,而影响躯干的某些症状则不会。当症状限制了个体的活动,或影响到重要器官时,易被认为很严重,更可能促使人们寻求治疗。
此外,与没有疼痛的症状相比,引起疼痛的症状更可能促进人们求医。
4、答案要点:
班杜斯通过研究后提出,模仿学习包括四个阶段:
① 注意阶段:学习者反复观看某一榜样,接受其中的特征性信息,成为学习的依据。这既取决于观察对象的特点,如其行为的有效性、特点及行为的价值等,也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特征、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意愿。
② 保持阶段: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观察对象的行为特征被学习者有意或无意地记住了,成为日后自己行为的模型。
③ 行动阶段:学习者表现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性行为。
④ 强化阶段:根据强化原则,增加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再发生次数。
5、答案要点:
1)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
2)规律性:行为表现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持久性。
3)同一性:表现为外显行为和内在动机及能力协调一致,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无冲突。
4)适宜性:行为强度适中。
5)整体性与和谐性:个体行为能反映自己的固有特征及个性。
(三)分析题
答案要点:
小明的这些信念的三大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1)绝对化的要求
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性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其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放松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训练个体掌握使精神和躯体放松的技术,放松训练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个体在放松状态下,会表现出: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并有四肢温暖、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
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放松训练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增进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目前在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放松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自主训练、意向控制训练、指导性想象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在应激的管理及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常选择生物反馈支持的放松训练作为主要的治疗技术。
放松训练的基本技术与要求有:
1)放松训练指导语的运用。放松训练的目的是要训练应激者在心理应激情境下自发地使用一些放松的行为,因此,在进行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一些加强自我控制的字或词,来促进被训练者学习并掌握放松技术。如“让”、“释放”、“舒展”等词语的应用常可以帮助个体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那些充满力量的字词则不利于自我放松的学习,如“使”、“尽力”等字词尽量避免使用。
2)训练时间的安排。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是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个体进行反复的训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刚开始训练时,间隔时间较短,便于个体保持记忆,随着个体对放松技术的逐渐掌握,训练时进入放松状态的速度加快,训练间隔期可以逐渐拉长。
3)避免使用负性的暗示或情景的描述。在放松训练过程中,尤其在放松训练的初期,指导者要经常使用一些具有积极暗示性的、或具有生动情景性的词语描述,来增加被训练者的想象,加快身体的松弛。如:“我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我的双手温暖而放松”等,但是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负性的暗示语,或者一些负性的情景描述,否则不仅不能促进放松,反而会加重紧张或产生恐惧,如“感到你的四肢像铅一样沉重”,这样的话语就不太恰当。
4)放松方法的多样化。放松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不必固守着一种方法不变,只要能产生好的效果,哪方法都可行。
5)鼓励日常练习。一旦学会了放松技巧后,就应该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技术巩固的才会更好。
2、答案要点
1)个体差异
影响不同个体对身体的主观感觉和判断产生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机体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体质的强弱,一般说来,病情越严重、体质越弱者,对症状的觉察就越明显。
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症状感觉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过于关注躯体内部情况的人容易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且康复过程要比那些只注意外部变化的人缓慢的多。
另外,神经质也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征,以负性情绪、自我意识和对身体过度的关注为特征。高度神经质的人能很快地识别或报告他们的躯体症状。
2)社会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疾病征兆的觉察和反应方面也有所不同,也有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和忍受力也不一样。
3)注意差异
注意差异也影响着对症状的识别和体验。表现在:
①那些过于关注自身(通常指自身的躯体、情感和反应)的人,比那些喜欢关注外界环境、外界活动的人更易于注意到自身的症状;
②那些工作单调、社会孤立、生活孤独者,比那些工作有趣、社交活跃者、在户外工作者、与他人一起生活者,更易于注意到自身的症状;
可能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可供转移注意力的事物的多少,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关注外部多一些,就会走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对自我的关注就会少一些。
4)环境因素
人们对躯体症状察觉的程度部分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当环境信息太多,或者情绪激动时,人们往往注意不到来自躯体内部的刺激;而当环境枯燥乏味,或者缺少信息时,人们才会更加注意到自己的感觉或有关的躯体症状。
5)社会心理因素
人们对躯体内部的感觉可能更多地受认知、社会及情感的因素的影响。 在对症状的觉察中,认知、社会及情感的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以从“医学生综合症”和“群体性心理疾病”等两个有趣的现象中得以说明。
“医学生综合症”和“群体性心理疾病”的症状主要是非特异的躯体症状,如:头疼、眩晕等,症状显得的模糊,定位不清。当一个人夸大了这些症状时,此时他的认知因素就在起作用。受他人暗示无疑是导致群体心因性疾病传播的重要社会因素。在这些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就是应激,研究表明,应激可能导致或夸大某些感觉,如:感觉自己头疼、恶心等,当人们经历焦虑等情感状态时,他们通常会夸大对自身症状的觉察。
另外,心境也可影响到个体对自身健康的觉察。一般来说,处于积极的心境状态下,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很健康,与疾病有关的报告也少;如果个体处于消极的心境状态中,则会报告更多的症状,且更倾向于悲观,认为自己将来更容易患病。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903学期6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课程ppt。在复习中有任何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咨询。祝大家考试顺利!